关于用四季阴阳盛衰和气机升降浮沉节律确认治则 ,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和《四时用药例》中都有相关内容的介绍,比方“升降浮沉则顺之,寒热温凉则逆之”便是说:从四季阴阳盛衰节律来看,春夏属阳 ,阳盛则热,宜逆之以寒凉性药物医治。秋冬属阴,阴盛则寒,宜逆之以温热性药物医治 。而从四季升降浮沉节律来看,宜顺其春夏升浮,秋冬沉降之势 ,春夏用升浮药 ,秋冬用沉降药。而且详细列举了使用的药物,“春月宜加辛温之药 ,薄荷、荆芥之类,以顺春升之气,夏月宜加辛热之药 ,香薷、生姜之类 ,以顺夏浮之气 ,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,人参 、白术、苍术 、黄柏之类,以顺化成之气,秋月宜加酸温之药 ,芍药 、乌梅之类 ,以顺秋降之气 ,冬月宜加苦寒之药,黄苓 、知母之类 ,以顺冬沉之气,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 。”。
医学用药要遵从必定的用药准则、医治准则。而这些都是经过方药的使用来表现的。四季不同 ,立法有异,用药天然也有所不同 。在四季用药之中的这种不同就被称之为“时药”与“时禁” 。简略地讲 ,便是不管患何种疾病,除了辨病施治外,还要依据四季的不同,配伍时令性药物,以习惯四季时刻气候的特征 。
简略地说,每个时节里人体不同脏器用药的宜忌也有所不同 。首先要了解首要脏器的时节特点 。比方 ,肝主春 ,心主夏,长夏主脾 ,秋主肺 ,冬主肾 ,这是五脏与四时相应的节律 ,依据这一节律再结合五行生克规则能够确认治则。详细如春月宜疏肝养脾,因肝主春,直治其脏宜疏肝治肝 ,木克土 ,肝木旺易克伐脾土,故又要留意保养脾胃 。正如罗天益所建议的,春三月